目前市市场上有两种阻氧型PB管道,均采用很薄(只有10丝左右)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树脂层做阻氧层。一种是三层结构阻氧PB管,即在PB管道外均匀涂覆一层热熔胶和EVOH树脂层,从外向内的结构是:阻氧层/热熔胶/PB树脂,20*2.0管材壁厚设计尺寸是:0.10/0.05/2.0㎜。由于EVOH树脂较易吸潮且吸潮后的EVOH树脂阻氧能力会大大降低,加之施工时对表面易有划伤,因此阻氧作用会降低;因此三层结构阻氧PB管不是完整意义上的阻氧管。另一种是五层共挤阻氧PB管,其中,内层PB较厚,起承压作用,外层PB较薄,起保护和熔接作用,结构是:PB树脂/热熔胶/阻氧层/热熔胶/PB树脂,20*2.0管材壁厚设计尺寸是0.60/0.05/.010/0.05/1.40;不难看出,这种管道较为理想,但加工难度大,设备成本高。根据测试结果,阻氧层的增加可以把PB单层管的透氧量减少99.6%。通俗一点讲,不加阻氧层,氧的透入量是100%(相当于每2天给整个系统换一次新水),如果要给它加了一层阻氧层之后,他的氧透入率减少了99.6%(相当于每125天给整个系统换一次新水),完全可以满足德国标准 DIN 4726 对采暖用塑料管道氧阻隔性的要求。阻氧型PB管道的生产比较复杂,三层结构的可以用一次共挤出工艺,也可以用二次共挤涂覆工艺。后一种方法控制比较容易,的设计和制造也比较简单,最主要的优点是废品率比较低。由于带阻氧层的PB管道废品无法回收再利用,而原料价位又很高,因此许多企业选择了二次共挤涂覆工艺。当然它也有缺点,相对一次共挤出工艺,二次共挤涂覆工艺管材的涂覆层要厚一些;由于EVOH的价位比PB还要高出几乎一倍,涂覆层越厚,管材的生产成本也越高。而生产五层结构带阻氧层的PB管道,目前只有一次共挤工艺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