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GB/T国家标准
JIS标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推荐工具
Office教程
图集图纸
地方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行业资料
机械资料
技术文章
技术文章2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图书
>
化工书籍
资料名称:
超临界水介质制备能源和环境材料
文档名称:
超临界水介质制备能源和环境材料 [王建成 著] 2013年.pdf
文件类型:
PDF文档
文件大小:
24.32 MB
资料归类:
化工书籍
整理时间:
2017-10-19
软件简介:
超临界水介质制备能源和环境材料
作者:王建成 著
出版时间:2013年
内容简介
超临界水由于其绿色环保,引起科学界和工业界 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超临界水反应介质在材料制备 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超 临界水介质制备能源和环境材料》由王建成所著,本 书以超临界水反应介质制备功能材料为研究对象,深 入讨论了影响材料制备的超临界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超临界水热合成制备氧化物、超临界水反应介质制备 发光材料、超临界反应介质制备脱硫剂和以超临界水 为反应介质制备锂离子电极材料,并指明了相关方向 和优缺点。
《超临界水介质制备能源和环境材料》的主要读 者对象是从事化学工业的研究、设计和生产等工作的 技术人员,以及有意于超临界水在材料制备等方面应 用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本书也可作为化学工程以及相 关专业大专院校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有益的参考书。
目 录
第1章 超临界水的性质和材料制备基础
1.1 超临界水的性质
1.1.1 超临界水的氢键
1.1.2 超临界水的密度
1.1.3 介电常数
1.1.4 离子积
1.1.5 超临界水的粘度
1.1.6 超临界水的扩散系数
1.1.7 超临界水的溶解度
1.2 SCW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1.2.1 过渡状态理论
1.2.2 溶剂效应
1.3 超临界水技术的应用
1.3.1 超临界水中的氧化反应
1.3.2 超临界水中的水解反应
1.3.3 超临界水中的聚合物的降解反应
1.4 超临界水热合成技术优势
参考文献
第2章 超临界水制备超细金属氧化物
2.1 金属氧化物超微细颗粒材料发展现状
2.2 金属氧化物超微细颗粒材料制备方法
2.2.1 固相法
2.2.2 液相法
2.2.3 气相法
2.3 超临界流体制备金属氧化物超微细颗粒
2.3.1 勃姆石(AIOOH)和y—Al2O3
2.3.2 Fe的氧化物
2.3.3 ZnO
2.3.4 Ni、Ni0和CoO
2.3.5 Ce1-xZrx02(x=0~1)
2.3.6 含钛的氧化物
2.3.7 其他的金属及金属氧化物
2.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超临界水制备硅酸锌
3.1 介绍
3.2 合成方法
3.2.1 传统方法
3.2.2 新方法和工艺
3.3 超临界水制备硅酸锌
参考文献
第4章 煤气脱硫剂制备基础
4.1 研究背景
4.2 国内外热煤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4.2.1 炉外热煤气脱硫技术
4.2.2 炉内热煤气脱硫技术
4.2.3 电化学脱硫技术
4.2.4 膜分离脱硫技术
4.3 中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究
4.3.1 单一金属氧化物
4.3.2 复合金属氧化物
4.4 中高温煤气脱硫用载体
4.4.1 三氧化二铝载体
4.4.2 活性炭载体
4.4.3 二氧化钛载体
4.5 中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制备方法
4.5.1 机械混合法
4.5.2 沉淀法
4.5.3 浸渍法
4.5.4 超临界水浸渍法
参考文献
第5章 氧化铝基脱硫剂
5.1 超临界水制备、表征和脱硫评价方法
5.1.1 脱硫剂制备方法
5.1.2 脱硫剂的硫化
5.1.3 脱硫剂的表征方法
5.2 超临界水操作参数的影响
5.2.1 制备温度对氧化铝基吸附剂
5.2.2 制备时间对氧化铝基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
5.2.3 制备压力对氧化铝基脱硫剂脱硫效率的影响
5.3 活性组分的筛选和组合
5.3.1 单组分活性金属氧化物
5.3.2 两组分活性金属氧化物
5.3.3 三组分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的脱硫效果
5.4 前驱体溶液种类和浓度
5.4.1 前驱体对脱硫剂的脱硫活性影响
5.4.2 前驱体浓度对锰基脱硫剂脱硫活性的影响
5.4.3 锰氧化物的上载量分析
5.4.4 金属氧化物的分散性(SEM)分析
5.4.5 脱硫剂的H2一TPR表征
5.4.6 脱硫剂的FT—IR分析
5.4.7 脱硫剂的拉曼结果分析
5.4.8 脱硫剂的XPS分析
5.4.9 脱硫剂比表面积和孔结构分析
5.4.10 前驱体溶液pH值对脱硫剂脱硫活性的影响
5.5 脱硫剂的再生性能
5.5.1 脱硫剂的再生性能
5.5.2 脱硫剂硫化一再生循环
5.5.3 再生后脱硫剂的机械强度表征
5.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活性炭基脱硫剂
6.1 活性金属组分的选择
6.1.1 单组分活性金属氧化物
6.1.2 双组分金属活性组分
6.2 超临界水制备条件
6.2.1 制备温度对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
6.2.2 浸渍时间对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
6.3 前驱体溶液和浸渍方法
6.3.1 前驱体对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
6.3.2 超临界水浸渍法与等体积浸渍法的比较
6.3.3 吸附剂的ICP和BET表征
6.3.4 吸附剂的XRD表征
6.3.5 吸附剂的XPS表征
6.3.6 吸附剂的SEM和TEM表征
6.3.7 吸附剂的XANES
6.3.8 活性组分的担载量对吸附剂脱硫活性的影响
6.4 前驱体溶液pH值对脱硫剂硫化性能的影响
6.4.1 脱硫剂中活性组分分析
6.4.2 脱硫剂的孔结构分析
6.4.3 脱硫剂活性组分上载量分析
6.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 炭基载体对超临界水制备的影响
7.1 引言
7.2 载体亲水性对脱硫的影响
7.2.1 醋酸锰为前驱体
7.2.2 硝酸锰为前驱体
7.3 不同炭质材料载体的影响
7.3.1 脱硫活性
7.3.2 表征
7.4 不同活性炭载体制备的脱硫剂研究
7.4.1 不同活性炭载体对脱硫活性的影响
7.4.2 脱硫剂的活性组分分析
7.4.3 栽体孔结构分析
7.4.4 脱硫剂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7.4.5 脱硫剂的XPS分析
7.4.6 活性炭载体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以及灰成分分析
7.4.7 活性炭栽体中K、Na离子的催化作用考察
7.4.8 脱硫剂的xANES表征分析
7.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 超临界水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8.1 引言
8.2 锂离子电池简介
8.2.1 锂离子电池的起源
8.2.2 工作原理与基本概念
8.3 正极材料
8.3.1 研究进展
8.3.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8.4 超临界水热合成
8.4.1 概述
8.4.2 研究现状
8.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
百度网盘下载
]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流量测量实用手册 2017年版
膜技术手册 上、下册 第二版 2020年版 邓麦村,金万勤 编
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程 化工维修焊工 高级、技师 中国化工机械动力技术协会组织编写 2008年版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第五版 董俊华,高炳军编 2019年版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陆冬梅主编;王林,曹秋娥副主编 2014年版
过程系统工程辞典 第二版 修订本 [王基铭 著] 2011年版
工业木质素高效利用的改性理论与技术 [邱学青,欧阳新平,杨东杰 著] 2014年版
薄层色谱速查手册 [刘勇 著] 2011年版
高新技术科普丛书 超临界流体技术及应用 [李淑芬 等编著] 2014年版
交换吸附技术分离工业有机 无机混合酸 [李长海,贾冬梅 编著] 2015年版
最后更新
无溶剂有机合成
塑料添加剂手册(原着第5版)
双螺杆挤出:技术与原理(原着第2版)
化工计算手册(第3版)
绿色分离过程:基础与应用
国外名校名著:流体相平衡的分子热力学(原着第3版)
工业聚合物手册
合成橡胶手册
燃气燃烧与瓦斯爆炸(原着第3版)
塑料连接技术:设计师和工程师手册(第2版)
热门点击
溶剂手册
化工物性数据简明手册
无机化学 (第五版)
锅炉及锅炉房设备 (第五版)
现代物理有机化学
动力管道设计手册(精品书籍免费下载).pdf
化工工艺设计手册 第五版 下册
实用阀门设计手册(陆培文 著)
化工原理实验 第二版 [梁亮 主编] 2015年版
聚氨酯原料及助剂手册 第二版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360datas
©
360datas.
京ICP备060366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