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GB/T国家标准
JIS标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推荐工具
Office教程
图集图纸
地方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行业资料
机械资料
技术文章
技术文章2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图书
>
道路桥梁
资料名称:
沉管隧道设计施工手册 设计篇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编 2019年版
文件类型:
PDF文档
文件大小:
101.81 MB
资料归类:
道路桥梁
整理时间:
2022-09-17
软件简介:
沉管隧道设计施工手册 设计篇
作者: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编
出版时间:2019年版
丛编项: 沉管隧道设计施工手册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技术篇与案例篇两部分,技术篇依托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的设计工作,详尽介绍了沉管隧道规划、设计、施工各个阶段所需要调研的项目,沉管隧道的构筑物设计中,所需要进行性能审核的基本事项,沉管隧道施工方法及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以及沉管隧道设备管理等内容。案例篇整理了多个沉管隧道工程项目的设计案例。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技术篇
1 总论
1.1 适用范围
1.2 专业词汇定义
1.2.1 沉管隧道组成部分
1.2.2 沉管管节的构造部件
1.2.3 接头
1.2.4 沉管的制作方法
1.2.5 沉管的沉放与对接
1.3 本书构成
2 规划
2.1 总则
2.2 选型
2.2.1 与桥梁的比较
2.2.2 与其他隧道工法的比较
2.3 使用规划
2.4 隧道选址
2.5 交通量及道路划分
2.6 沉管隧道的规划
2.6.1 一般规划
2.6.2 沉管隧道段的规划
2.6.3 隧道出入口段的规划
2.6.4 竖井和通风井的规划
2.7 线形规划
2.7.1 平面线形
2.7.2 纵向线形
2.7.3 隧道出入口段的路面高程
2.8 横断面规划
2.8.1 内空截面
2.8.2 建筑限界
2.8.3 横向坡度
2.9 规划评价
2.9.1 技术评价
2.9.2 经济评价
2.9.3 复合评价体系
2.9.4 全社会成本评价体系的思考
2.1 0实施模式
3 调研
3.1 总则
3.2 调研内容
3.2.1 社会条件调研
3.2.2 自然条件调研
3.2.3 环境保护调研
3.2.4 其他调研
4 沉管隧道设计
4.1 总则
4.1.1 一般规定
4.1.2 沉管隧道的功能要求和目标性能
4.1.3 沉管隧道的结构性能验算
4.1.4 极限状态法设计
4.1.5 设计使用年限
4.1.6 作用及作用效应组合
4.1.7 沉管隧道结构内力计算
4.2 沉管隧道结构设计
4.2.1 一般规定
4.2.2 结构设计的目标及性能要求
4.2.3 设计验算内容
4.2.4 沉管管节设计
4.2.5 回填
4.3 隧道出入口段的设计
4.3.1 -般规定
4.3.2 设计目标及性能要求
4.3.3 结构形式及断面设计
4.3.4 隧道出入口段设计验算
4.4 沉管隧道地基及基础设计
4.4.1 一般规定
4.4.2 设计目标及性能要求
4.4.3 设计验算内容
4.4.4 沉管隧道地基基础设计
4.5 竖井与通风井设计
4.5.1 一般规定
4.5.2 设计目标及性能要求
4.5.3 结构形式及断面设计
4.5.4 竖井及通风井的设计验算
4.5.5 景观设计
4.6 沉管隧道抗震设计
4.6.1 沉管隧道抗震设计基本原则
4.6.2 沉管隧道抗震设计中的岩土问题
4.6.3 沉管隧道纵向抗震验算
4.6.4 沉管隧道横向抗震验算
4.6.5 沉管隧道出入口段的抗震性验算
4.6.6 竖井的抗震性验算
4.6.7 地震过程中的土体液化
5 施工要求
5.1 总则
5.2 沉管管节预制
5.2.1 沉管管节预制方法
5.2.2 施工检查
5.2.3 管节入水及浮运
5.3 沉管管节的安装
5.3.1 沉管管节的安装施工
5.3.2 沉管管节的沉放及其对接
5.3.3 压载施工
5.3.4 管节底部填充及侧面回填
5.4 岸隧过渡段护岸施工
5.4.1 一般规定
5.4.2 临时围堰设置与拆除
5.4.3 永久护岸及防撞施工
5.5 沉管预制场
5.5.1 概述
5.5.2 干鸡法沉管预制厂
5.5.3 工厂法沉管预制厂
5.6 管节临时寄存区
5.7 陆上开挖作业
5.7.1 一般规定
5.7.2 开挖坡面防护
5.7.3 支护方式
5.8 竖井与通风井施工
5.8.1 一般规定
5.8.2 竖井
5.8.3 通风井
5.9 隧道出入口段施工
5.9.1 与沉管隧道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合理衔接的必要性
5.9.2 出入口段施工应当考虑对周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5.9.3 考虑存在障碍物的可能性
5.9.4 确保止水性
5.9.5 沉管管节直接对接时的注意事项
5.10 管节浮运通航安全
6 设备管理
6.1 通风设备
6.1.1 专用术语
6.1.2 沉管隧道通风设计的整体规划
6.1.3 烟气颗粒浓度设计
6.1.4 通风方式及类型
6.1.5 通风量计算
6.1.6 通风设备情况及条件分析
6.2 消防应急设备
6.2.1 消防应急设备设计参考标准
6.2.2 消防应急设备设置数量
6.2.3 消防应急设备类型
6.3 照明设备
6.3.1 照明设备设计参考标准
6.3.2 隧道照明的模式
6.3.3 隧道照明的常见光源
6.3.4 隧道内人行通道及逃生通道照明设计
6.4 供电设备
6.4.1 供电设备设计参考标准
6.4.2 供电设备设计需求调查
6.4.3 供电开工调查
6.4.4 紧急使用发电设备
6.5 监测设备
6.6 远程监控设备
6.7 排水设备
6.8 内装设施
6.9 防灾设备
第二部分 案例篇
7 沉管隧道主要代表性建设案例概要
7.1 那霸港临港公路沉管隧道
7.1.1 隧道概况
7.1.2 工程图片
7.2 大阪港梦洲沉管隧道
7.2.1 隧道筒介
7.2.2 工程图片
7.3 新若户公路沉管隧道
7.3.1 隧道概况
7.3.2 工程图片
7.4 厄勒海峡沉管隧道
7.4.1 隧道概况
7.4.2 工程图片
7.5 大士沉管隧道
7.5.1 隧道概况
7.5.2 工程图片
7.6 悉尼海湾沉管隧道
7.6.1 隧道概况
7.6.2 工程图片
7.7 香港西区海底隧道
7.7.1 隧道概况
7.7.2 工程图片
7.8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
7.8.1 隧道概况
7.8.2 工程图片
7.9 韩国釜山一巨济沉管隧道
7.9.1 隧道概况
7.9.2 工程图片
7.1 0神户港一港岛沉管隧道
8 沉管隧道地基及基础设计案例
8.1 沉管隧道基槽设计
8.1.1 基槽开挖平面设计
8.1.2 基槽开挖断面设计
8.2 地基基础与清淤设计
8.2.1 变形协调设计理论
8.2.2 地基设计
8.2.3 清游
9 沉管隧道结构设计案例
9.1 川崎港海底沉管隧道设计案例
9.1.1 项目概况
9.1.2 设计条件
9.1.3 设计计算方法
9.1.4 沉管主体结构设计
9.2 港珠澳大桥半刚性沉管结构设计案例
9.2.1 工程概况
9.2.2 设计条件
9.2.3 半刚性沉管基本概念及构造
9.2.4 半刚性沉管计算
10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设计案例
10.1 那霸港临港公路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方案研究
10.1.1 止水板方式
10.1.2 终端块方式
10.1.3 V型块方式
10.1.4 滑行连接块方式(Terminal block)
10.1.5 Key 管节方式
10.1.6 主动止水可逆折叠管节式
10.2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最终接头设计案例
10.2.1 工程概况
10.2.2 总体工艺流程
10.2.3 结构构造
10.2.4 最终接头计算
11 沉管隧道暗埋段设计案例
11.1 大阪咲洲沉管隧道港区侧暗埋段设计案例
11.1.1 结构及线形设计
11.1.2 地基处理
11.1.3 基础的形式
11.1.4 设计条件
11.1.5 结构设计
11.2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暗埋段设计案例
11.2.1 概述
11.2.2 结构布置与构造
11.2.3 基础设计及构造
11.2.4 主要施工工序
11.2.5 结构分析计算与验算
11.2.6 计算结果
12 沉管隧道抗震设计案例
12.1 大阪港梦洲沉管隧道抗震设计案例
12.1.1 概述
12.1.2 地质勘察
12.1.3 沉管隧道抗震计算模型
12.1.4 沉管隧道抗震计算结果
12.1.5 地震反应谱计算结果
12.1.6 振动模型试验
12.1.7 动力计算与模型试验的结果的比较
12.2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抗震设计案例
12.2.1 项目概况
12.2.2 设计计算依据
12.2.3 计算内容及方法
12.2.4 计算原理及参数
12.2.5 作用效应组合
12.2.6 结构地震响应
12.2.7 分析计算结果
13 沉管隧道结构防水设计案例
13.1 工程简介
13.2 防水薄膜的性能要求
13.3 防水薄膜的强度及耐久性
13.4 防水薄膜黏合性试验
13.4.1 试件的制作
13.4.2 试件的养护及试验
13.5 拉伸试验
13.6 防水薄膜端部耐水压试验
13.7 防水薄膜粘贴作业
13.8 砂浆保护层
13.9 混凝土防护
14 通风井规划设计案例
14.1 简介
14.2 规划
14.2.1 规划的主旨
14.2.2 周围环境
14.2.3 通风井的基本规划
14.3 设计
14.3.1 平面设计
14.3.2 造型及详细设计
14.3.3 结构设计
14.3.4 附属设备设计
15 沉管隧道施工工法案例概要
15.1 管节混凝土的浮态浇筑
15.1.1 工法筒介
15.1.2 工法特征
15.1.3 混凝土浇筑顺序
15.1.4 变形监测
15.2 使用滑动架的牵引法
15.2.1 工法简介
15.2.2 特征
15.2.3 牵引设备
15.2.4 管节牵引
15.3 塔驳方式(中心塔)
15.3.1 工法筒介
15.3.2 特征
15.3.3 管节定位系统
15.3.4 应用项目
15.4 通过楔形块修正管节方向的方法
15.4.1 工法简介
15.4.2 工法特征
15.4.3 注意事项
15.4.4 施工概要
15.4.5 应用项目
15.5 Key管节工法
15.5.1 工法简介
15.5.2 工法特征
15.5.3 注意事项
15.5.4 施工概要
15.5.5 应用项目
15.6 波纹型钢板顶推工法
15.6.1 工法筒介
15.6.2 工法特征
15.6.3 注意事项
15.6.4 施工筒介
15.6.5 应用项目
15.7 顶推沉管隧道工法
15.7.1 工法筒介
15.7.2 工法特征
15.7.3 结构形式
15.7.4 接头
15.7.5 注意事项
15.7.6 施工简介
16 川崎港海底沉管隧道道路附属设施案例
16.1 工程概况
16.2 通风设备
16.2.1 概要
16.2.2 通风量的计算
16.2.3 人行道通风
16.2.4 通风井处的废气扩散计算
16.3 照明设备
16.3.1 概要
16.3.2 连接道路照明
16.3.3 隧道照明
16.4 供配电设备
16.4.1 概要
16.4.2 供配电设备基本规划
16.4.3 高压供配电设备
16.4.4 中压供配电设备
16.4.5 配电方式
16.4.6 变配电设备
16.4.7 不间断电源
16.4.8 配电系统运用
16.5 排水设备
16.5.1 概要
16.5.2 排水量的计算
16.5.3 排水系统的设定
16.5.4 排水沟、泵房等的大小
16.5.5 沉砂槽和排砂规划
16.5.6 排水泵的型号、台数及功率
16.6 防灾设备
16.6.1 概要
16.6.2 水喷淋消防设备
16.6.3 火灾报警设备
16.6.4 报警设备
16.6.5 逃生设备
16.6.6 其他设备
16.7 备用发电设备
16.7.1 概要
16.7.2 备用发电机的设置
16.7.3 备用发电负荷的计算
16.7.4 运行控制方式
16.7.5 备用发电冷却方式
16.7.6 燃料供给设备
16.8 远程监视控制设备
16.8.1 概要
16.8.2 远程监视控制的方式
16.8.3 控制范围
16.8.4 通风控制设备
16.9 通信及广播播报设施
16.9.1 概要
16.9.2 广播播报装置
16.9.3 天线的设置场所
16.9.4 隧道内传送路
参考文献
彩图
下载地址:
[
百度网盘下载
]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教材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 张颖主编 李喜元副主编 2014年版
桥梁与都市国际论坛 重庆2009论文集 重庆交通大学组编 2009年版
桥梁与隧道工程施工新技术典型案例与分析 《施工技术》杂志社主编 2019年版
桥梁加固与改造 谢开仲,陈光强主编 2017年版
桥梁博物馆 厦门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桥梁及结构风效应精细化研究新进展 第二届江苏省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王浩 2019年版
桥梁工程 孙永明主编 2016年版
桥梁工程 第五版 邵旭东主编 2019年版
桥梁工程 马光述,李莹主编 张延吉,王兴蕊,包会云等副主编 2018年版
桥梁工程丛书 桥梁工程抗震设计 (美)陈惠发,段炼主编 蔡中民,武军等译(普度大学) 2008年版
最后更新
城市道路设计实用手册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手册:依据CJJ 169-2012编写
新编道路施工工程师手册
桥梁支架安全施工手册
预应力智能张拉与压浆技术
查图表看实例从细节学公路工程预算与清单计价
城市地下道路设计理论与实践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与范例精选
道路桥梁维修技术手册 第二版
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应用手册
热门点击
透水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
高等桥梁结构理论 第二版
工程管理实用技术与案例分析
公路工程工法汇编(2010年 上册)
软质岩边坡倾倒变形机理及处治工程实例
山区一级公路升级改造技术指南
公路路堤就地固化(强力搅拌法)设计与施工技术指南
城镇道路监理细节详解
山区高速公路安全工程
公路膨胀土工程理论与技术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360datas
©
360datas.
京ICP备060366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