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GB/T国家标准
JIS标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推荐工具
Office教程
图集图纸
地方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行业资料
机械资料
技术文章
技术文章2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图书
>
电力电气
资料名称:
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技术 李立浧 郭剑波 饶宏主编
文件类型:
PDF文档
文件大小:
20.19 MB
资料归类:
电力电气
整理时间:
2022-11-07
软件简介:
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技术
作者:李立浧 郭剑波 饶宏主编
出版时间:2018
内容简介
面向我国能源技术革命的需求,结合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智能电网拓宽其互联范围,与其他能源网深度融合已成为趋势,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的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体系战略研究已成为能源行业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书契合该背景展开研究,分为8章,内容包括智能电网与能源网发展现状与趋势,智能电网与能源网的融合模式,新材料新装备和信息通信的支撑技术,广域互联能源网、区域与用户级智能能源网和“互联网+”智能能源网3种典型的智能电网与能源网的融合场景分析,我国智能电网和能源网融合的技术发展路线。 本书可作为能源系统、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能源政策以及能源金融等行业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绪论
1.1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
1.1.1能源结构亟待转型
1.1.2新能源消纳面临瓶颈
1.1.3能源利用效率亟待提升
1.1.4能源系统独立运行的局限性问题
1.2能源技术取得的突破
1.2.1新能源成本的快速降低
1.2.2能源领域新材料取得的新突破
1.2.3互联网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优势
1.3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的优越性
1.3.1推动能源供给革命,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
1.3.2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1.3.3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提供市场化所需技术支撑
1.4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2章智能电网与能源网的融合模式
2.1国内外发展现状
2.2融合模式的三种形态
2.2.1视角A:智能电网2.0
2.2.2视角B:互联能源网
2.2.3视角C:“互联网+”能源网
2.2.4融合模式的异同
2.3融合模式的支撑技术
2.3.1材料装备技术
2.3.2信息通信技术
2.4融合模式的典型场景
2.4.1广域互联能源网
2.4.2区域与用户级智能能源网
2.4.3“互联网+”智慧能源
2.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新材料新装备支撑技术
3.1提升电能传输效率的新型材料与装备
3.1.1超导材料与装备
3.1.2新型导电材料
3.1.3特高压设备绝缘防护
3.2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新型储能材料与装备
3.2.1储能技术的基本类型
3.2.2储能材料与装置的技术发展方向
3.3未来先进电工装备的新型电工磁性材料
3.3.1电工磁性材料的基本类型
3.3.2电工磁性材料的技术发展方向
3.4未来电力电子化能源系统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和器件
3.4.1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基本类型
3.4.2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技术发展方向
3.5推进能源系统发展的智能(功能)材料
3.5.1非线性绝缘材料
3.5.2自愈合绝缘材料
3.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信息通信支撑技术
4.1促进透明电网的信息感知技术
4.1.1芯片级传感技术
4.1.2芯片化保护控制技术
4.1.3光纤传感网络技术
4.1.4泛在网络技术
4.1.5感知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4.2适应分布式处理的信息处理技术
4.2.1云计算技术
4.2.2大数据应用技术
4.2.3高性能计算技术
4.2.4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4.3面向智能决策的信息交互技术
4.3.1人工智能技术
4.3.2虚拟现实技术(VR)
4.3.3物联网技术
4.3.4移动互联网技术
4.3.5信息交互技术的发展方向
4.4保障能源系统可靠性的信息安全技术
4.4.1云计算信息安全技术
4.4.2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
4.4.3能源工业控制系统安全技术
4.4.4信息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
4.5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广域互联能源网
5.1电力发展趋势
5.1.1电力需求预测
5.1.2电力供应预测
5.1.3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
5.1.4电力流和输电需求预测
5.2广域互联能源网的形态特征
5.3广域互联能源网的技术需求
5.3.1远距离输电能力提升的技术需求
5.3.2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需求
5.3.3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集中消纳的技术需求
5.4远距离输电能力提升的技术发展方向
5.4.1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
5.4.2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5.5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发展方向
5.5.1基于运行轨迹的电力系统稳定分析与控制
5.5.2新一代特高压交直流仿真平台
5.5.3交直流大电网系统保护技术
5.5.4气象及能源大数据综合利用
5.6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集中消纳的技术发展方向
5.6.1柔性直流输电技术
5.6.2大容量储能技术
5.6.3适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接入的大电网调度技术
5.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区域与用户级智能能源网
6.1现状及发展趋势
6.2智能能源网的形态特征
6.3区域与用户级智能能源网的技术需求
6.3.1多能流耦合的关键支撑技术与设备
6.3.2多能流耦合的规划设计技术
6.3.3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的技术需求
6.3.4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技术需求
6.4多能流耦合的技术发展方向
6.4.1电-气耦合技术
6.4.2电-热耦合技术
6.4.3电-氢耦合技术
6.4.4互联信息保障技术
6.5多能流耦合规划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
6.6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就地消纳的技术发展方向
6.6.1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技术
6.6.2主动配电网(能量管理)技术
6.6.3直流配电网与直流微网技术
6.6.4分布式储能技术
6.7终端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技术发展方向
6.7.1需求侧综合管理技术
6.7.2智能能源网运行优化技术
6.8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7章“互联网+”智慧能源
7.1现状及发展趋势
7.2“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形态特征
7.3“互联网+”智慧能源的技术需求
7.3.1能源生产智慧化的技术需求
7.3.2能源网络智慧化的技术需求
7.3.3能源消费智慧化的技术需求
7.4能源生产智慧化的技术发展方向
7.4.1基于互联网的能源生产信息公共服务网络
7.4.2基于大数据的生产调度智能化
7.4.3支持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分布式能源接入能源网络
7.4.4多能流生产协同的分析控制技术
7.4.5虚拟发电厂技术
7.5能源网络智慧化的技术发展方向
7.5.1透明电网/能源网
7.5.2泛在信息能源网
7.5.3基于互联网的能量管理技术
7.6能源消费智慧化的技术发展方向
7.6.1基于互联网的能源交易
7.6.2基于互联网的用能设施的推广
7.6.3基于互联网的能源领域商业新模式
7.7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8章我国智能电网与能源网融合的
下载地址:
[
百度网盘下载
]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PMSM伺服系统的非脆弱控制 [金锋 著] 2013年版
PSCAD建模与仿真 [李学生 主编] 2013年版
互感器故障及典型案例分析 [王世阁,张军阳 编] 2013年版
协同平台原理及应用 [井然哲 著] 2012年版
源荷互动技术 [徐鲲鹏 主编] 2015年版
现代电源技术精品系列 现代整流技术及应用实例 [刘凤君 编著] 2013年版
现代调速技术实验教程 [郭丙君,卿湘运 编著] 2014年版
直接转矩控制理论及应用 [韩如成,潘峰,智泽英 著] 2012年版
职业教育项目式教学系列规划教材·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系列 照明系统安装与维护 第二版 [张孝三 主编] 2014年版
自动抄表系统原理与应用 [李金伴 主编] 2012年版
最后更新
常用供配电设备选型手册.第五分册.组合(箱式)变电站、变压器及附录.pdf
常用供配电设备选型手册.第四分册:高压成套开关设备
常用供配电设备选型手册.第三分册:高压电器
常用供配电设备选型手册.第二分册:低压成套开关
常用供配电设备选型手册.第一分册:低压电器|书籍免费下载
实用电气安装技术大全 免费下载.pdf
水利水电施工工程师手册 PDF版 免费下载
新电工手册.(上、下册)PDF版免费下载
维修电工基本技术.pdf
电力电子学
热门点击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第四版)[陈珩 编]
工厂供电 第6版 [刘介才 主编]
电磁学 第4版 赵凯华,陈熙谋 编著 2018年版
电工手册 [张振文 主编] 2018年版
电工实用手册 2014年版
高电压绝缘技术 第三版 [严璋,朱德恒 主编]
全彩图解电工识图(全彩)
电线电缆手册 第4册 第三版
电机学 [苏联] 谢尔盖耶夫著
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林渭勋 编著]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360datas
©
360datas.
京ICP备060366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