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农业发展与农村电子商务 作者:罗泽举著出版时间: 2016年版内容简介 《中国区域农业发展与农村电子商务》共分6章,第1章为绪论,简要论述了中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并讨论了美国农业发展历史。第2章为相关理论基础,讨论了3个数学模型,分别是Weaver-Thomas模型,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和独立成分分析数学模型,为后续章节进行数学建模打下基础。第3章为中国耕地现状及分析,包括中国的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概况,中国进出口主要粮食概况,中国进出口主要粮食综合分析结论,中国粮食历年产量趋势分析,中国粮食充足性分析,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几点建议。第4章为中国农村区域农业发展竞争力分析,包括引言、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Weaver-Thomas模型排名的修正、中国区域农业发展政策建议及结论。第5章为基于PCA-ICA方法的中国地区农业发展分布分析,包括数据的变换、PCA分析、ICA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等内容。第6章为农村电子商务——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包括概况、中国淘宝村现象、农村电子商务的市场机理、助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分析、丽水市——正在打造的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分析。 《中国区域农业发展与农村电子商务》内容丰富,可供经管类经济学、管理学、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相关涉农专业有兴趣的高校教师、本科生、研究生使用,也可供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子商务的涉农企业、个体商家和农村创业者参考,还可供各级政府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业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政策时决策参考。目录前言第1章 绪论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2.1 Weaver-Thaomas模型2.1.1 模型假设2.1.2 Weaver-Thomas模型的数学原理2.2 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2.3 独立成分分析2.3.1 独立成分分析的数学模型2.3.2 不动点快速算法第3章 中国耕地现状及分析3.1 中国的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和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概况3.2 中国进出口主要粮食概况3.2.1 谷物及谷物粉进出口数量走势分析3.2.2 大豆进出口数量走势分析3.2.3 食用植物油进出口数量走势分析3.3 中国进出口主要粮食综合分析结论3.4 中国粮食历年产量趋势分析3.4.1 粮食产量、人均粮食产量分析3.4.2 近年粮食产量的分类分析3.4.3 中国粮食亩产量分析3.5 中国粮食充足性分析3.5.1 数学模型的建立3.5.2 各主要参数的确定3.5.3 人均年剩余粮食数的确定3.5.4 自给自足时中国粮食生产的安全临界点3.5.5 中国为什么还要进口大豆3.6 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几点建议第4章 中国农村区域农业发展竞争力分析4.1 引言4.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4.3 评价指标的选取4.4 农业发展战略区域的确定4.4.1 Weaver-Thomas模型值分布4.4.2 战略区域得分排序矩阵4.5 Weaver-Thomas模型排名的修正4.5.1 贡献度得分矩阵4.5.2 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综合排名4.6 中国区域农业发展政策建议4.7 结论第5章 基于PCA-ICA方法的中国地区农业发展分布分析5.1 数据的变换5.1.1 极差正规化变换5.1.2 标准化变换5.1.3 相对化变换5.1.4 总和标准化变换5.2 PCA分析5.3 ICA分析5.4 k-均值聚类分析5.4.1 算法概述5.4.2 matlab算法设计5.4.3 分类结果第6章 农村电子商务——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引擎6.1 概况6.2 中国淘宝村现象6.2.1 淘宝村与淘宝镇概况6.2.2 农民商家选择淘宝平台原因分析6.3 农村电子商务的市场机理6.3.1 打破了农民在市场经济中的传统地位6.3.2 打破了市场的垄断6.3.3 打破了信息垄断和信息不对称6.3.4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界限6.3.5 打破了传统金融支付方式6.3.6 打破了人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旧思维6.3.7 打破了人们对创新创业的旧认识6.4 助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分析6.4.1 草根农民的巨大而原始的创造力6.4.2 互联网的普及6.4.3 涉农企业的促进与推动6.4.4 政府的大力扶持6.4.5 中国农村物流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电子商务奠定了良好基础6.5 丽水市——正在打造的中国农村电子商务第一市6.5.1 丽水市概况6.5.2 丽水市的中国淘宝村6.5.3 丽水助推农村电子商务的政策措施6.6 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分析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中国北方农业历史地理专题研究 李令福著 2019年版 下一篇: 中国区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以中原经济区为样本 史自力等著 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