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首页
GB/T国家标准
JIS标准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行业标准
企业标准
推荐工具
Office教程
图集图纸
地方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行业资料
机械资料
技术文章
技术文章2
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行业图书
>
环境工程
资料名称: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次综合科学考察系列丛书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刘振生 主编 2015年版
文件类型:
PDF文档
文件大小:
52.82 MB
资料归类:
环境工程
整理时间:
2022-09-27
软件简介: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次综合科学考察系列丛书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
作者:刘振生 主编
出版时间: 2015年版
丛编项: 内蒙古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一次综合科学考察系列丛书
内容简介
贺兰山是我国6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北方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中心,在我国西北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贺兰山在动物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中亚亚界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和东部草原亚区的过渡地带。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发现,共记录到的陆生脊椎动物314种,分别属于76科、26目和4个纲。为研究和保护贺兰山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详细的资料。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1 自然地理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地质地貌
1.1.3 水文
1.1.4 气候
1.2 自然资源
1.2.1 植被概况
1.2.2 野生动植物概况
1.2.3 旅游资源概况
1.3 保护管理
1.4 综合评价
第二章 自然环境
2.1 地理位置
2.1.1 概况
2.1.2 地貌形态类型
2.2 地质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2.4 地质发展简史
2.3 气候
2.3.1 气象观测点的布设及观测内容介绍
2.3.2 贺兰山区基本环流特征和气候概况
2.3.3 影响贺兰山区天气气候的主要大气环流
2.3.4 气温分布特征分析
2.3.5 降水分布特征
2.3.6 风的分布特征
2.3.7 贺兰山区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2.4 贺兰山西麓水环境
2.4.1 水文情况概述
2.4..2 河流水系
2.4..3 降水、蒸发
2.4.4 径流、泥沙
2.4.5 水质及地下水
2.4.6 暴雨洪水
2.4.7 森林植被对流域雨洪的影响
2.5 土壤
2.5.1 土壤分类的原则与依据
2.5.2 土壤类型及其性状与分布
2.5.3 土壤的分布规律
第三章 植被与植物多样性
3.1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
3.1.1 植物区系的科属种组成
3.1.2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及区系特征
3.1.3 植物生态类群组成与特征
3.1.4 植物区系空间格局
3.2 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植被
3.2.1 植被分类系统及类型
3.2.2 主要植被类型概况
3.2.3 植被的空间格局
第四章 大型真菌
4.1 内蒙古贺兰山大型真菌研究概况
4.2 研究方法与结果
4.2.1 研究方法
4.2.2 研究结果
4.3 物种多样性分析
4.3.1 主要种属情况统计分析
4.3.2 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分析
4.3.3 生态类型分析
4.4 对内蒙古贺兰山大型真菌资源评价
4.4.1 药用菌资源
4.4.2 毒菌资源
4.5 开发贺兰山真菌资源的几点建议
4.5.1 经济真菌资源的综合利用与资源保护
4.5.2 大力开展野生经济真菌的引种驯化工作
4.5.3 发展野生经济真菌的深加工工业
4.5.4 保护生态环境,做好可持续利用工作
第五章 苔藓资源
5.1 贺兰山苔藓植物的研究历史
5.2 贺兰山苔藓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地理分布特点
5.2.1 科、属、种组成数量统计分析
5.2.2 贺兰山与7个地区苔藓植物物种的比较和分析
5.2.3 属相似系数对比
5.3 贺兰山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5.3.1 世界广布成分
5.3.2 北温带成分
5.3.3 东亚成分
5.3.4 中国特有成分
5.3.5 古热带成分
5.4 贺兰山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及生态学作用
5.4.1 材料和方法
5.4.2 森林生态系统中苔藓植物生态类型、生物量和吸水量比较分析
5.4.3 讨论与结论
5.5 贺兰山珍稀濒危苔藓植物
第六章 昆虫资源
6.1 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区系及其起源
6.1.1 内蒙古贺兰山地区昆虫区系及种类组成
6.1.2 内蒙古贺兰山地区昆虫区系分布类型
6.2 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垂直分布特点
6.2.1 草原化荒漠带
6.2.2 荒漠草原与典型草原带
6.2.3 山地森林,灌丛带
6.2.4 山地针叶林带
6.2.5 高山灌丛及高山草原带
6.3 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主要森林虫害
6.3.1 异色卷蛾
6.3.2 松梢螟
6.3.3 云杉尺蠖
6.3.4 黄褐天幕毛虫
6.3.5 绢粉蝶
6.3.6 榆紫叶甲
6.3.7 榆蓝叶甲
6.3.8 贺兰腮扁叶蜂
6.4 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及其保护利用
6.4.1 资源昆虫概况
6.4.2 资源昆虫的保护与利用
第七章 脊椎动物
7.1 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分布与区系成分的研究
7.1.1 两栖爬行动物种群分布
7.1.2 贺兰山珍稀两栖爬行动物
7.1.3 贺兰山两栖爬行动物地理区系
7.2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区系调查与分析
7.2.1 贺兰山鸟类区系组成及其特点
7.2.2 重要鸟种介绍
7.3 贺兰山保护区的兽类资源
7.3.1 贺兰山兽类区系组成
7.3.2 贺兰山珍贵兽类
7.3.3 贺兰山地区兽类的生态分布
7.4 贺兰山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和管理建议
7.4.1 贺兰山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现状
7.4.2 保护建议
第八章 森林资源
8.1 基本情况
8.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8.1.2 历史沿革与法律地位
8.2 森林资源变迁
8.3 森林资源调查与管理
8.4 森林资源现状
8.4.1 林地面积
8.4.2 林木蓄积量
8.4.3 有林地
8.4.4 疏林地
8.4.5 灌木林地
8.4.6 宜林地
8.4.7 辅助生产林地
8.5 天然林与人工林资源
8.5.1 天然林资源
8.5.2 人工林资源
8.6 森林资源分布特点
8.7 森林资源动态分析
8.7.1 森林资源数量
8.7.2 有林地资源结构
8.7.3 灌木林地资源结构
8.7.4 宜林地下木盖度
8.8 森林更新
8.8.1 更新等级评定标准
8.8.2 近、成、过熟林林冠下天然更新
8.8.3 宜林地的天然更新
8.8.4 更新分析
第九章 旅游资源
9.1 水文与气候
9.2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绚丽多彩的森林景观
9.2.1 野生植物资源
9.2.2 野生动物资源
9.3 人文景观
9.3.1 南寺(广宗寺
9.3.2 北寺(福因寺
9.3.3 狩猎场
9.4 自然景观
第十章 区划管理
10.1 功能区划
10.1.1 保护区性质和保护对象
10.1.2 保护区功能区划
10.2 效益评估
10.2.1 效益评估
10.2.2 总体评价
附录1 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名录
附录2 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名录
附录3 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野生维管植物名录
附录4 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名录
附录5 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陆生脊椎动物名录
附录6 内蒙古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栽培植物名录
参考文献
索引
下载地址:
[
百度网盘下载
]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下载
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文集 2021 杜祥琬,王金南主编 2021年版
中国西部生态文明发展报告 2019 吴普特,史高领编 2021年版
四川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刘建明,张强,李晓东编 2021年版
新媒体生态文明教育论 王甲旬著 2022年版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路径与实践 张修玉,施晨逸,刘煜杰编 2022年版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0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2021年版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系列报告 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 202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主编 2022年版
生态文明蓝皮书 四川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报告 2020 罗彬 2021年版
环境治理社会化的法治进路研究 李丹著 2020年版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城市绿色转型的路径研究 张文博著 2022年版
最后更新
废水处理技术问答
除尘技术问答(环境保护问答丛书)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新技术及工程实例/环境工程实例丛书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环境工程实例丛书
制革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环境工程实例丛书
生物化工废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环境工程实例丛书
环境影响评价典型实例/环境工程实例丛书
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环境工程实例丛书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及工程实例/环境工程实例丛书
水处理工程CAD技术应用及实例/环境工程实例丛书
热门点击
环境监测 第五版 [奚旦立 主编]
社会区域类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版
环境工程原理 [胡洪营 等主编]
环境法(第4版)
水和废水分析检测方法 第四版
被牺牲的“局部”:淮北社会生态变迁研究(1680-1949)
除尘工程设计手册
水质检验技术 2011年版
除尘工程升级改造技术
生物膜反应器设计与运行手册
站内搜索:
新闻
下载
图库
FLASH
电影
商品
文章
分类信息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WAP
Powered by
360datas
©
360datas.
京ICP备06036635号-5